close
 

 

提到本土高溫水晶,石友們很容易聯想到 金瓜石本山礦坑 ~ 石英安山岩晶洞裡頭的高溫水晶 。 而讓人想像不到的是… 關西玉山里的礦場,除了盛產豐富的海相化石之外,在礦場夾雜的火成岩晶洞裡面,居然可以夠採集到 白雲石、水晶共生的標本 ,以及晶瑩剔透的 高溫水晶 標本 !!??

 

 
透明的高溫水晶,加上阿源差勁的拍攝技術,不容易呈現迷人的相片,請大家勉強欣賞一下吧 !

 

 

 

註記 : 本區地層以石灰岩為主,雖然夾雜少量的火成岩,但這樣簡單的岩相不易引起地質學界研究的興趣。也許本標本僅是生長成 類似高溫水晶晶形 而已… 在 同樣的晶洞裡頭有採集的標本簡列如下 ~ 有興趣研究的前輩,請費心一下吧 ! 先謝謝囉…

 

普遍有柱身的水晶

柱身短到0.5mm以下的水晶

沒柱身的水晶 ( 形似高溫水晶 )

雙尖水晶

魚鱗狀方解石

球狀白雲石結晶

 

再記 : 感謝地質學家克峻兄的指導 ~ 這應該不會是高溫石英,因為採集的岩石並無受到高溫反應的證據,而所謂573度以上熱液的條件也是幾乎很難存在的。這類應該是許多外國人稱為"康柏藍型的石英晶體" (Cumberland habit)。事實上,許多我們稱之為高溫石英的都不是高溫石英,如蘇聯產的美品,金瓜石本山產者,或是其他由熱水沉澱的類似石英等,都被稱為偽高溫石英,只因為熱液很少超過450度以上。若是這些在石灰岩中採到的真的是高溫石英,那石灰岩應該早就因為高熱產生反應,轉變成以矽酸岩為主的"矽卡岩"了,但這些都不存在竹東關西的~ 而這些更與低溫的方解石共生,是高溫石英的機率更低了。
 

 

真實的高溫石英多是由岩漿直接結晶出來的,也多只有岩漿才有如此的高溫條件,像是那些鑲嵌在安山岩中的機會較大,雖但如此,但因為降溫過程,幾乎都已經轉變成低溫石英了。

 

 

基於大家對於晶形上的認知,只要一看到缺乏柱面的就稱為高溫石英,這是很危險的事,因為若是在高倍顯微鏡下來看這些看似雙椎無柱面的晶體上,其實許多都是由著無數個微小的柱面與雙椎反覆組成,但這在肉眼看起來只是一個錐面,事實上是由兩種晶面複合而成。

 

 

然而,我也發現這類"假高溫石英"晶體多半要在有許多碳酸鹽的條件下才會生成,如恆春、屏東、關西也是。此種晶形雖然不能代表有如此高溫的條件存在,但或許可以代表著某種未知的條件可以使石英長成這副模樣。

 

 

 

 


 


 


 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